近日來,我國北方多個地區迎來持續降雪天氣,給各地機場的運行保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。對機場來說,冬季極端天氣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。在運行安全方面,複雜多變的氣象環境、跑道積雪、航空器結冰等給航班的起降和飛行帶來了安全隱患;在服務保障方面,航班不正常情況增加導致旅客滯留機場,道路不暢、交通擁堵導致旅客出行受阻等特殊狀況加大了機場的服務壓力。
在應對極端天氣、化解安全和服務壓力的過程中,駐場各單位間和機場各部門間高效默契的聯動,是確保航班運行和旅客出行安全順暢的絕招。
冬季乘機出行的旅客,經常能看到機場工作人員努力爲跑道除雪、爲飛機除冰的場景。這是機場在冬季運行時消除隱患、確保飛行安全的規定動作。爲了做好規定動作,先進的硬件設備和娴熟的人員隊伍成爲機場的“標配”。而在練好“內功”的基礎上,機場方面通過與其他保障部門開展高效的協作,將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。
例如,機場可以通過與空管的協調,實現掃雪、除冰速度與進港、離港航班流的合理匹配,盡可能避免進港航班盤旋時間過長、飛機備降、二次除冰等情況,這不僅可以有效增大安全裕度,運行效率也得到了保障。值得注意的是,積雪結冰的場內道路也會給配餐車輛、加油車輛等的運行帶來影響,這就需要機場方面與航空公司、航油部門進行密切配合、互相響應,以確保航班配餐和航油正常供應。
做好極端天氣情況下的旅客服務工作,則需要機場各部門齊心協力、共同應對。地面服務部門要積極進行解釋疏導,做好食宿保障,安撫旅客情緒,同時增開改簽、退簽通道,爲早航班開放急客櫃台,爲晚到旅客快速辦理乘機手續;信息部門要及時啓動對外發布機制,通過多種渠道及時發布機場動態;公共區管理部門要及時檢查機場道路的情況,確保道路暢通;動力能源部門要做好排查工作,確保暖氣、電力系統運作正常。只有各個部門同時響應,才能保證服務鏈條上的每個環節不出纰漏。
高效聯動非一日之功,各單位、各部門要做到彼此熟悉、溝通順暢、響應及時、各司其職,才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。因此,在冬季極端天氣來臨前,各方應針對實際情況共同制訂詳細的保障方案,搭建溝通平台,進行合理分工;在此基礎上,還要積極開展演練,熟悉各自的職責,提高配合的娴熟度;極端天氣出現時,要及時組織聯席會議,以增強信息流通,提高指揮效率;保障工作結束後,要召開座談會,開展複盤,總結經驗,進一步完善保障方案。(中國民航報評論員 劉韶濱)